1、聚焦于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中国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蓬勃活力。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专利占比达到了495%,其中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同比增长132%,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公开量同比增长177%,增长率表现出较快的速度。传统领域如电子电器、车身及车身附件和发动机,仍然是专利布局的重点。
2、其一,从数据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据赛迪研究院统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达2669万辆,而当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约137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1%。 其二,我国对新能源车的财政补贴不断退坡、且补贴对象已由制造商转移给用户,部分新能源车企依靠吃补贴获利的路径基本被堵死。
3、年4月7日,自去年年中发布“瑶光2025”战略之后,奇瑞汽车这个中国汽车界的“理工男”再次落下了品牌发展的重要一步,发布全新的新能源战略、技术、品牌与产品。
4、刚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在自主整车集团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授权量统计中,东风公司均位列第一。而就在不久前,伴随着猛士品牌的发布,也更加彰显出东风加速向科技高峰攀登的决心与信心。东风的科技跃迁,正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新能源质量指数:紧凑型车质量明显提升 根据汽车之家大数据统计,我国2022年第4季度在售的新能源乘用车车系共计317个。2022年第4季度上市新车系较上季度有所放缓,新上市纯电动车系以紧凑型及以上和SUV车型居多,新上市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系以SUV车型为主。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质量排行榜新鲜出炉,极狐汽车凭借卓越表现荣膺榜首。在新能源车型类别中,极狐考拉在紧凑型MPV类别中独占鳌头,阿尔法S位居新能源中大型车第二,而阿尔法T5和阿尔法T则分别在中型SUV类别中占据第二和第五的位置。
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测评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8分(满分100分),比燃油汽车低1分,已接近燃油汽车水平。
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尽管存在电池技术和安全等问题,但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例如海南计划2030年停止销售燃油车),其发展势在必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全球各国纷纷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以推动其发展。 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主要用于日常通勤、家庭出行和休闲旅游等需求,基本覆盖了主要使用场景。 与传统车辆相比,新能源乘用车的使用成本主要由电费取代了汽油费用,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综上所述,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政府的支持、技术的创新以及消费者的需求都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未来,新能源汽车将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主流。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为建设更加绿色、环保的社会做出贡献。
新能源汽车拥有较为广阔的前景,从现有技术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大趋势:车型轻量化、能源效率更高 新能源汽车车型轻量化:一方面,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车身结构简单;另一方面,高强度钢、铝合金及塑料复合材料的应用将降低车身重量。
具体而言,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为万分之0.7179,而燃油车的火灾发生率为万分之0.3692。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自燃概率显著高于燃油车。 即便自燃概率相等,新能源汽车自燃的危害性也远大于燃油车。 新能源汽车自燃往往发生在车龄较短的新车上,而燃油车自燃多发生在老车上。
新能源汽车的火灾发生率为640/895万,即0.00007179,相当于万分之0.7179;而燃油车的火灾发生率为(9万-640-3777)/3亿,即0.00004861,相当于万分之0.4861。显然,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更高。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自燃的危害能相提并论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具体来说,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共发生车辆自燃18360例,其中燃油车自燃案例高达17720起,而新能源车则为640起。进一步计算自燃率,燃油车自燃率为0.0058%,而新能源车自燃率为0.0044%。这一数据对比表明,在车辆自燃方面,新能源车型不仅数据更低,而且相对更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应急管理部并未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火灾数据。某些不实数据声称,同期各类交通工具共发生9万起火灾,其中新能源汽车640起,其余均归咎于燃油车。但这一计算忽视了电动自行车火灾3777起的数据。此外,该计算还将摩托车纳入燃油车保有量,得出了一个不切实际的自燃率。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