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无疑问,车企奔赴的这一程将是残酷的淘汰赛,而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电动化”是人人想吃的大蛋糕 从“蔚小理”等新势力的先发夺人,到宝马、大众等知名品牌的躬身入局,无不表明着“电动化”是大势所趋,是人人都想吃的大蛋糕。
2、而对于更多还未拿到生产资质,研发投入不足甚至融资困难的新电动车企来说,新“代工管理办法草案”的出台,或意味着一场淘汰赛将正式来临。 创业从来没有易事,而创办一家新能源车企,更是比蜀道还难的“地狱模式”考题。
3、“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新能源是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但只有少部分车企有机会决战到最后。”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也表示,“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最多到2025年,中国的月销过万的企业可能只有8-10家,新能源的时代到来已经成必然。
月31日至4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北京召开。
其中,市场结构和换电模式的发展引人思考。首先是市场结构,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11月26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呈现“两头挤”的格局,即从高端化和经济型电动车这两头挤向中间性价比车型市场。
他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的下一步发展将会更多地依赖于后市场产业的快速成长。
第一,补贴降低售价,凸显新能源车的价格吸引力,使其市场需求量初期走高。不能否认,好多人购买新能源车是因为补贴后的价位足够具有吸引力,花小钱办大事,或者同价位入手技术含量更高性能更好更新潮的车是一个不错的消费选择。第二,取消补贴,加之新能源车技术短板暴露,消费者更理性。
月26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指出,三个文件一脉相承并由着重解决三电技术、提高安全性和破解续航短、充电难、买车贵、不安全等电动汽车自身的问题,转向更加关注相关行业和更高技术的协同。
然而,正如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在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2021)上所言,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更需要创新思路、持续推动。而这正暗合北汽蓝谷目前的发展阶段。
1、年10月25日,众多业界同仁相聚北京”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发展高峰论坛”,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7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创新——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德国大陆集团动力总成系统部混合动力及电动车事业部中国区销售总监王爱军出席了本次论坛,并作了主题演讲。
2、为了积极响应并推动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这一关键领域,我会将此产业列为重要支持项目。自2010年开始,我会深入进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究和分析,并组织了一系列的论坛、洽谈和专业培训活动,以提升行业认知并促进其发展。
3、中澳新能源汽车创新联盟高峰论坛11日在湖北襄阳开幕。作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中国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加快国际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4、”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力主靠企业去选择,让市场来决定;最怕争论到最后一事无成。”这是工信部装备制造司司长张相木在上周举行的2012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中的表态,也是6月底国家公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后相关负责人对于新能源发展方向的最新表述。
1、月31日—4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协办。京能新能源战略发展总裁孙茂建作为VIP嘉宾,全程出席了本届论坛。
2、年6月27日-28日,首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论坛(GNEV2024)在新加坡金沙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京能新能源首席顾问专家孙茂建受邀出席,并做了主题分享。
3、在新能源转型下半场,商用车产业的升级转型对于实现“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京能新能源联合主办的“商用车补能基础设施建设高端研讨会”上,来自政府、协会、企业和能源领域的代表共同探讨了商用车补能基础设施的发展。
有话要说...